“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题记
初秋的一场雨洗去了石桥上的灰尘,这座石桥名曰“博济桥”,又称“廉桥”,坐落于阳谷县城博济广场。至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博,胸怀天下;济 ,泽惠百姓;桥,贯通古今。一座桥,横亘于历史长河之上,岁月流年,寒来暑往,日月更替,不知它已经历了多少次暴风雨的洗礼。石桥坚如磐石,巍然不动。城区建设历经了几朝几代,旧貌换新颜,而一座在交通上早已废弃的小石桥却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它已不是我们用脚步去通过的普通意义上的桥,而是一座需要用心、用灵魂去丈量去仰望的石桥,是一段历史的缩影参照。时至今日,这座博济桥更加焕发出它的高贵典雅、清风卓然,必将一脉传承、千古流芳。
桥栏上《石牛拉石车》的浮雕图案愈加清晰鲜活起来,仿佛穿越到明朝万历年间,新任县丞笪一顺赶着牛车跋涉在由江西德兴前往山东阳谷赴任的路上。就任之后,虽然是副职,但他殚精竭虑,一心为民,事必亲恭,政务公开,财务公开,让老百姓有足够的知情权,同时敢于接受群众的监督。三年任期,卸任之时,他依然清贫如初,又赶着那头老牛准备回到老家去。阳谷县的父老乡亲都自发前来送行,一位农民牵着一头小牛犊跑着来到现场,要笪公把小牛犊带走,原来小牛犊是这头老牛所生,笪公送给了当地一个最贫穷农民使用,现在母子二牛相见,哞哞叫着,依依难舍,令送行的人们触景生情、潸然泪下。笪公并非不通情理之人,但他坚持将小牛犊留在阳谷,因为他认为“小牛虽是老牛所生,但它生在阳谷,食阳谷草料,饮阳谷水,理应留在阳谷为人民耕地服务”。此即谓笪一顺“去任留犊”的历史典故。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百姓,笪公在明朝那个腐败的政治环境中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不腐不贪,心里始终装着的是老百姓。在反腐倡廉的今天,笪公的事迹是优秀的传统文化,阳谷县围绕廉政文化建设,着力打造了“廉桥”文化“名片”,并面向全国开展了“廉桥”文化作品征集活动,找准了廉政文化建设的切入点,挖掘出了其潜在的廉桥精神,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对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是一个具体而良好的引导和参照,契合当前倡导的“勤政、惠民、廉洁、奉公”的从政理念,对全国廉政建设同样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博济桥历经四百余年仍完好留存,是因为它具有鲜明的精神特质,人民热爱清官,崇敬清官,追念清官,《石牛拉石车》的感人浮雕画面,与史册记载的“去任留犊”相吻合,显然不是当年建桥者的凭空杜撰,而是人们内心对笪公所作所为的褒奖和敬仰,感恩和铭记,传承和弘扬。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无论是为政还是做人,我们都需要用心参照和虚心借鉴历史上的精华所在。阳谷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笪一顺的廉政故事不是阳谷历史的唯一,在阳谷历代都有走出去的众多清官和走进来的清官们 ,阳谷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更有新中国一代代的优秀党员干部为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而流血流汗、无私奉献。博济桥下清流淙淙,博济桥上惠风和畅,博济桥的精神高度令人崇敬仰望、值得传承,廉桥文化的现实意义辽阔深远,阳谷县着力打造的廉桥文化如水墨飘香,香韵一座城,如棵棵青莲深植于广大党员干部的内心,美好而自爱,去除杂念私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将孕育出新时期的廉洁奉公之花,结出累累勤政惠民硕果,强国富民、造福子孙后代。
中共阳谷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阳谷县监察委员会版权所有 地址:聊城市阳谷县振兴路3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