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01.jpg
信息详情

【廉史镜鉴】 笪一顺“去任留犊”

时间:2020-06-03 17:43:40  来源:聊城市纪委监委网站

编者按

      “廉者,政之本也。”廉政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引导人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择善而从,在镜鉴中汲取道德的滋养。为了进一步以廉政文化建设助力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筑牢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根基,《清风聊城》栏目将不定期推出专题,深入挖掘聊城廉政文化资源,讲好聊城优秀廉政故事,激励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为构建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贡献力量。

 


【廉史镜鉴】

笪一顺“去任留犊”

 

       位于阳谷县城中心广场东南角的博济桥,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是过去北通东昌、南达寿张、东去张秋的必经之路。桥南西数第二块浮雕石栏上雕刻的是明朝万历年间阳谷县丞笪一顺“去任留犊”的场面,历经百年沧桑,风骨犹存,见证着笪一顺的清正廉洁。

     《阳谷县志》记载:邑有县丞笪公居官清廉,莅任之时,惟一牝牛驾车而来,及解任日,牝生一犊,公谕令仆人留犊于邑,仍驾一牝牛去。后人思其德,因刻其像于博济桥上,至今犹存。寥寥数语,记载着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明朝万历年间,年近六十岁的江西德兴县人笪一顺接到一纸阳谷县丞的任命。由于家境贫寒,他买不起一匹代足的骏马,只好自驾一牛车来任职。他在任期间清正廉洁,勤政爱民,秉公办案,仗义疏财,为百姓排忧解难,深受百姓爱戴。三年后,笪一顺任满离开阳谷时,坚决要把母牛生下的小牛犊留在阳谷。他对相送的百姓说:“我来的时候是这头老牛拉来的,走的时候也让这头老牛拉走。身边这头小牛犊是吃阳谷的草长大的,就把它留在阳谷,等它长大了,好给大家耕地出力”。随后挥泪和百姓作别,老牛也悲切地和小牛犊分开前行。明朝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修建博济桥时,百姓为了纪念离任不久的笪一顺,将“去任留犊”的场面刻在了桥上,以志永久纪念之情,后人也称博济桥为“廉桥”。

中共阳谷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阳谷县监察委员会版权所有    地址:聊城市阳谷县振兴路323号

鲁公网安备 37152102000071号    鲁ICP备150154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