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01.jpg
信息详情

【廉桥作品】廉桥之风,薪火相传:王梅芳(山东聊城)

时间:2020-09-28 10:58:21  来源:阳谷县纪委监委


                                                ----题记
他日山水重逢。凭何物,与公道朋?牛泣声声,一轮明月,两袖清风。
风雨也闻。三年耕耘,博济苍生。千秋阳谷,争播善种,佳话满城。

 

风雨于他也温柔

       我看着这座桥——古着朴厚,温和静默。一方方石块构建成坚固的桥身,一根根石柱组合成围栏,栩栩如生的石狮子静卧其上,不声不响的守护着这方土地,四百年如一日。

       四百年前,有一位老人,早有功名却仕途不顺,花甲之年才得到阳谷县丞的小小官职。家境贫寒的他甚至买不起代步的骏马,只得驾着一辆牛车,缓缓到达阳谷。这位老人,就是后来留下传世佳话的笪一顺。

       阳谷县位于黄河边,多年来饱受黄河泛滥之苦。笪公到任后被安排主管水利,他张贴告示,将朝廷的款项往来、工程的各项开支一一明示,让全县的老百姓看得明白,坦然的接受民众的监督;他与百姓同甘共苦,一起搬石头、挖河道,丝毫不顾及自己已是花甲高龄;阳谷遭受大旱,百姓断粮之际,又是笪公,将自己的所有家当变卖,换得粮食分于灾民。他的善行感动了乡绅商人,大家纷纷捐资购粮,赈济灾民,使百姓得以度过天灾。他自己就如一座桥,渡他人行善积德,更渡自己勤政爱民,一身正气。

       笪公在阳谷三年,任满返乡之时,仍是架着那辆牛车缓缓离开。拉车的老牛在阳谷时产下的牛犊已经两岁多了,笪一顺将小牛送给一位老农,自己只带着老牛返乡。阳谷百姓俱来相送,想到笪公恩德,众人感激涕零。“是这头老牛拉我来的,现在回去,也让老牛把我拉走。这头牛犊产于阳谷,是吃阳谷的草长大的,我不能把它带走,将它还给大家。”说罢,笪公向众人深深一揖,不再看老牛的泪水,不再听小牛的悲鸣,也不再听百姓不舍的哭声,架着牛车,向来处去了。

       三年克尽厥职,爱民如子,来时两袖清风,去时依旧一清如水。正因笪公高义,阳谷百姓在修建博济桥时,将“石牛流芳图”刻于其上,受世代赞颂。这早已不是一座普通的桥,而成为一种精神、一种象征,向所有后来者宣扬真正的为官之道,鞭策他们像笪公一样做清正廉明、心系苍生的好官。四百年来,博济桥渡阳谷百姓免受河涝之苦,也渡为官者免陷贪污之泥淖。也许将来博济桥会风化无存,但笪公的事迹和精神永不会消亡。因为有些丰碑只刻在石头上,有些却刻在一代代人心上。

       去阳谷时天下着雨,却没有丝毫阴冷的感觉。我站在桥头,望着“博济桥”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博者,广大也,济者,渡河也,后引申为救济。此桥如其名,仿佛承接了老人的遗志,不分贫富贵贱,无怨无悔,普渡众生。隔着烟雨,我仿佛穿过了数百年春秋,看到那位老人驾牛而去,清风和煦,可使贪者廉,懦者立也,相信对于笪公、对于博济桥,这四百年来的风雨,也是温柔和煦的吧。  
                

千秋阳谷,紫气东来

       细雨之中,我踏上了紫石街,这里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北宋庆历年间,阳谷有一个孙姓知县欲筹资重修衙商前街,老百姓积极响应,争相出资出力,不到一个月,工程竣工。当晚,一块紫石从天而降。人们议论纷纷:天降紫石,寓意紫气东来,阳谷必将兴盛昌达。于是把这条街称作“紫石街”。后来,施耐庵写《水浒传》,阳谷成了好汉武松的故乡,许多经典的故事发生于此,紫石街也得以名扬天下。

       沿着紫石街一路前行,处处可见鳞次栉比的仿宋建筑,气势磅礴的古牌坊、千年名楼狮子楼、具有浓郁《水浒》文化气息的狮子楼旅游景区都依附在紫石街附近。亭台楼榭、紫石街面、商家悬挂的“水浒人家”匾额和门框上斜插的仿宋小古旗,给人一种时空错乱的恍惚之感,仿佛穿越回了千年前的北宋街头。这里还有名闻天下的“景阳冈”美酒,佳酿透瓶香,豪情千古传,若在此浮一大白,是否就能望见当年武松的英姿,学得几分梁山好汉义薄云天的气概?

       在景阳冈酒厂内的历史文化展上,我得知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诞生过诸多豪杰。有德才兼备、一统天下的上古领袖大舜;有心怀苍生、不畏权贵的一代名相晏婴;有鞠躬尽瘁、卒于任上的御史吴铠;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有鲁西第一个党支部;有刘邓大军渡河指挥部,有山东最早的农民武装暴动……

       鲁迅先生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我感慨着这小小县城的神奇际遇,突然又想起了笪公。本以为笪公只是个例,如今方知千年以降,阳谷从未少过自得风流的“真名士”,也从不缺为国为民的“真英雄”!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步入阳谷县纪委监委办公楼精心布置的廉政展厅,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大的“廉”字,笔力遒劲,端庄肃穆,形如一口悬钟,令人顿生警钟长鸣之感,真与展厅主题无比契合。

       欣赏着一幅幅闪耀着思想光芒的作品,我不禁思绪万千:“从政以勤为本 为官以廉为先”,为民官,就要为民生、为民计,要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为人民谋福祉。从政者若不勤,则冗杂不堪,事务堆积,人民群众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问题也难以得到解决;为官者若不廉,只顾着搜刮民脂中饱私囊,则会使政令不通法制难行,人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久之更会使民意沸腾,有损国家长治久安;“不扼则滔天,无制则燎原”,多少人为官之初,也是抱着经世济民的理想,想要成为清正廉洁的好官,可惜欲壑难填,倘若不知克制、不受约束,欲望便会如滔天洪水、燎原大火般一发不可收拾,使人堕入贪腐的泥淖,越陷越深。由此看来,宣传正确的为官理念,严惩行为不端的贪官污吏,的确是扼杀贪腐之风的良方。“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真正的好官,当如这洗砚池边的墨梅,不在意歌颂功德青史留名,只是勇敢地担负起责任,一心一意做实事,将清廉正气吹向四面八方。

       看着一方方整齐的展板、一幅幅热情而坚毅的面容,我感受到了阳谷县广大党员干部的坚定信念和伟大情怀。“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相信,有这些严于律己、正气凛然的干部,从晏婴、笪公等诸多先贤手中一代代传递下来的火炬,必将会在新时代的开拓者手中,燃烧的更加旺盛。

       两袖清风朝天去,一轮明月入怀来。笪公之风,山高水长,后世之人,将沿着先贤的足迹,踏过博济桥,将廉洁之风发扬光大。薪火相传,继往开来,我仿佛已经看到,一个蒸蒸日上、光彩照人的阳谷,踏过千年风霜,正向我们走来……

中共阳谷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阳谷县监察委员会版权所有    地址:聊城市阳谷县振兴路323号

鲁公网安备 37152102000071号    鲁ICP备150154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