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01.jpg
信息详情

广安观潮丨打造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纪检监察铁军

时间:2024-03-03 10:19:53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鹃

  巩固拓展教育整顿成果是一项长期任务,以自我革命精神锻造绝对忠诚的纪检监察铁军是一个永恒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常态化清除害群之马,坚决防治“灯下黑”,努力做自我革命的表率、遵规守纪的标杆,打造一支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纪检监察铁军。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工作报告强调“突出发扬彻底自我革命精神深化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要求在思想上勇于自我革命、在作风上勇于自我革命、在廉洁上勇于自我革命、在严管上勇于自我革命。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李希在全国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总结会议上强调,要深刻理解对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严管就是厚爱,始终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常态化严格监督管理,永不止步地纯洁思想、铸牢忠诚,纯洁组织、整肃队伍,检视问题、狠抓整改,敢斗善斗、担当尽责,严管严治、关心厚爱,打造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纪检监察铁军。

  永不止步地纯洁思想、铸牢忠诚,永葆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本色。思想统一是政治统一、行动统一的基础。开展全国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学习教育是先导并贯穿始终,“铸就政治忠诚”是首要目标。忠诚是纪检监察机关的政治基因,是纪检监察干部最鲜明的政治品格。要在强化教育纯洁思想上下更大功夫,不断强化思想淬炼,夯实对党绝对忠诚、政治上绝对可靠的思想根基。要引导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怀着深厚感情、怀着坚定信仰、怀着强烈使命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从党的创新理论中学出忠诚品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常态化开展政治教育、党性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继承纪检监察机关光荣传统,赓续对党绝对忠诚的红色基因。

  永不止步地纯洁组织、整肃队伍,坚决清除害群之马,坚决防治“灯下黑”。清正廉洁是纪检监察干部的立身之本,也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底气所在。一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教育整顿为契机,坚持严字当头、一严到底,直面问题、动真碰硬,以刀刃向内自剜腐肉的行动纯洁组织,以最鲜明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最果敢的行动清除害群之马。要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从严整肃队伍,坚决防止执纪违纪、执法违法,利用监督执纪执法权和职务影响力谋取私利;坚决防止放弃原则、清廉失守,损害纪检监察机关公信力和党的形象。

  永不止步地检视问题、狠抓整改,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全面排查纠治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教育整顿期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检视整治这个要害,既真刀真枪查摆问题,又狠抓问题整改、确保真改实改。问题就是靶心,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冲着问题去,向着难处攻,把全面从严、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在全系统释放出来、传递下去。要找准找实问题,聚焦干部队伍思想认识、履职尽责、能力素质、纪律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情况深入查摆,坚持实事求是、深入具体,直截了当、见人见事,不搞避重就轻、避实就虚。要持续深化整改整治、强化建章立制,把“当下改”和“长久立”结合起来,找准纪检监察权力运行风险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抓到底、改到位、治到根,把“问题清单”变为“成果清单”,确保执纪执法权正确行使、惩恶扬善的利剑永不蒙尘。

  永不止步地敢斗善斗、担当尽责,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把党的自我革命进行到底。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纪检监察机关要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定斗争意志,坚持原则、勇于亮剑,敢斗善斗、担当尽责,在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上旗帜鲜明、无私无畏,在同歪风邪气和腐败现象作斗争时,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要立足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使命任务,准确把握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九个以”的实践要求,一体贯彻三次全会作出的“八个突出、八个深化”工作部署,逐条逐项抓好落实,推动正风肃纪反腐深化发展。

  永不止步地严管严治、关心厚爱,激励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安心履职、担当作为。“严”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基因。纪检监察机关是政治机关,必须以更高标准、更严纪律、更实举措,加大严管严治、自我净化力度,不断健全完善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全面从严管理机制。要不断强化严管氛围、完善严管机制、压实严管责任,时刻保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既要严管严治,也要关心关爱。要用好用足激励政策,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安心履职、担当作为,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纵深推进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保障。

中共阳谷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阳谷县监察委员会版权所有    地址:聊城市阳谷县振兴路323号

鲁公网安备 37152102000071号    鲁ICP备15015481号-1